今年以来,港股回购持续升温。
券商中国记者根据数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7月11日,合计有238家港股上市公司累计回购了69.88亿股,回购金额达到近1800亿港元,参与回购的上市公司家数和回购股票数量同比增加。
与此同时,从回购金额排名来看,除了“不差钱”的汇丰、渣打等金融类上市公司,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科技巨头也多次大手笔回购,金额都在百亿港元以上。
今年以来,除了A股,港股上市公司也积极进行股份回购。
东财Choice数据显示,2025年1月1日至7月11日,合计有238家港股上市公司,累计回购了约69.88亿股,回购金额达到1798.82亿港元。去年同期数据显示,有221家港股上市公司累计回购62.31亿股,合计回购金额2002亿港元。
整体来看,尽管回购总金额略有下降,但是回购家数和股份数量同比增加,这也意味着覆盖面提升,越来越多港股上市公司加入股票回购队伍。
从今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回购TOP10来看,汇丰控股、腾讯控股、友邦保险、渣打集团、阿里巴巴、保诚、中远海控、贝壳、中国建材和美的集团,上述十家H股上市公司股票回购金额都在30亿港元以上,而前五家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超过百亿以上,除了汇丰、友邦和渣打三家“不差钱”的金融股外,其余两家为互联网科技公司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家合计回购超500亿港元受到关注。
从回购金额来看,回购金额最高为汇丰控股达到435.25亿港元,腾讯回购了400.43亿港元,仅次于汇丰控股,阿里巴巴则回购了118.79亿港元。
此前,腾讯连续回购多次稳居港股回购金额榜首,在今年回购中,每日回购金额均在5亿港元以上。在2024年年报中,腾讯曾宣布2025年计划至少回购价值800亿港元的股份。
对于回购,阿里巴巴7月2日在港交所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季度期间,该公司以8.05亿美元的总价回购了总计5600万股普通股。截至今年6月30日,该公司在董事会授权的股份回购计划下仍余193亿美元回购额度,有效期至2027年3月。
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增持回购规模持续增加表达了市场主体坚定看好市场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增持回购持续增加也反映出上市公司的自身实力在不断增强。
与往年单纯“买自己”不同,今年科技巨头的回购与AI资本开支同步放大。
腾讯2025年一季报显示,该公司实现营收1800.2亿元,同比增长13%;经营利润693.2亿元,同比增长18%。
在AI领域,腾讯持续加大投入,今年一季度研发支出达189.1亿元,同比增长21%;资本开支274.8亿元,同比增幅达91%。
阿里巴巴亦在今年2月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寻求ARM替代方案,三星、英特尔、高通等13家企
感谢IT之家网友你好啊_兔子、乌蝇哥的左手、肖战割割的线索投递!...
System76发布2023款GalagoPro
感谢IT之家网友华南吴彦祖的线索投递!,Linux硬件供应商Sy...
江心沙农场:六月第一天青秧插满田
ldquo;手捏青苗么种福田,低头便见那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
丰田将于2025年开始在美国生产首批电动车,并对
感谢IT之家网友西窗旧事的线索投递!,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丰田汽...
三星智能电视和显示器新增云游戏流媒体服务Ants
感谢IT之家网友华南吴彦祖的线索投递!,三星此前针对智能显示器和...
农发行北川支行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为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消防意识,提高自救互救和火灾应急处置能...